传递图书爱,点亮读书梦,愿每个孩子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。
收草之余,师傅去了瓦里滩孤儿福利学校,顾名思义这所学校的孩子都是丧父丧母的可怜娃,应该是父母怀里撒娇的年纪,却早早当家,老师说这些孩子都很懂事听话,学习也认真,只可惜学校的图书资源极其匮乏,即便教科书也是一届一届传下来,没办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。
师傅听了这些陷入沉思,匆匆跟老师告别就回县城了,一路上只说了一句话“我得尽快把书送过来”。短短两天,4000册图书集聚珍峰收草基地。
师傅第一时间去了学校,告诉大家好消息,顺便商量捐书事宜,缺少关爱的孩子,大都对陌生的人不敢轻易靠近,出乎意料的是孩子们远远的就跟师傅打招呼,不再像之前那样腼腆,师傅特别感动。
捐图书馆一次简单,但是持之以恒的做下去很难,有人问我干嘛费神是做这些,我只想说“子非鱼安知鱼之乐”,孩子看到图书时纯真的笑容,对知识渴望的眼神,都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。
这次捐书活动还添了一个新帮手—二舅,听师傅说这所学校的特殊情况后,说什么也一定要去,跟师傅起了个大早,奔赴瓦里滩孤儿福利学校。
远处冉冉升起国旗的地方就是瓦里滩孤儿福利学校了,二舅在车上如坐针毡,他太久没有踏进校园,他的青春都奉献给了珍峰,即将步入他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,还有些紧张,不知道看到孩子们会不会唤起他最初的梦想。
车子刚驶进学校的大门,就听见一个孩子大喊“珍峰叔叔来啦”,所有的孩子兴奋的朝着师傅所在的方向奔跑而来,车子还没停稳,他们就围了上来,有些调皮点的孩子,猴头猴脑的往车子里看,迫不及待的想一睹图书的“芳容”。
也许是早当家的原因,这些孩子比同龄人要懂事的多,都争先恐后的帮忙搬书,师傅搬起来都费劲的书,二话不说扛在肩上,坚定的往前走。
看起来很瘦弱的女孩,也抱起了一大包书,搬了几趟书,师傅都有些气喘,这些孩子不知疲倦的,脚步一直没有停下,他们不是不知道累,而是读书的欲望支撑着他们,我想这就是图书的力量。
搬书匆匆,掉落在地上的图书,细心的孩子蹲在地上一本一本的捡起来,小心翼翼的擦拭,突然碰到自己喜欢的书,看出了神儿,懂事的娃,很快回过神,继续做自己的事儿,但是没几秒目光又重新回到这本书上。反反复复的和自己的思想做斗争,孩子懂事的让人心疼。
图书馆成立了,终于可以看书了,每个人的脸上挂着最灿烂的笑容,朝着自己期待已久的图书跑去,他们不想耽搁看书的一分一秒,一个小小的封面,他们都看的很仔细,一些孩子生怕漏了一个字,用手指一个一个的指着,不知道是读到了什么开心的故事,笑出了声。
好学的孩子,不懂的知识就去问二舅,二舅开心的合不拢嘴,二舅说,这是时隔21年,再一次教授孩子知识,久别重逢的感觉真好。
图书对这里的孩子有着强大的吸引力,身处寒境的他们,从小知道“知识改变命运”,他们想通过读书,去改写自己的一生,而我愿意给他们这样的途径,为他们和梦想之间架起一座桥梁。
“珍峰图书馆”,如今不仅局限于字面,更多的是一种符号,是珍峰对高原孩子们传递智慧和爱的载体,它只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形式,未来的珍峰图书馆定会将更多的智慧和爱的种子,播撒给更多的孩子,在萌生梦想的同时,也能享受到珍峰的爱和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