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草变成了热爱。
师傅跟我说,虽然去收草的路途,难走,远,但是他们出发的时候都是高兴的。一路上颠颠的,也不嫌烦。
虽然路远,但是人亲近。现在不管去哪家,大家都是熟悉的。入户收草的时候就像去朋友家串门,进门就是热乎乎的酥油茶。
虫草的质量也不用担心,师傅的挑选不会因为熟识就松懈,甚至藏族朋友因为是卖给珍峰,自己先挑选了好的出来再给师傅挑,给珍峰的虫草都更上心。
忙里偷闲,师傅们还一起去打卡了杂多的网红店——“阿姐珠姆”。是收草时藏族老乡推荐的,说是超级好吃,而且店主实在,跟珍峰很像。
阿姐珠姆店的门面很简约干净,门外看起来就很舒服,五色的门帘也挡不住食物的香味,师傅们迫不及待的就进去了。
看着菜单师傅们却犯了难,好像都很好吃的样子,选菜都犹豫不决,生怕把最好吃的菜给错过了。
说是菜饼,咬一口里面露出来的却是满满的肉,菜反而成了点缀,味道也好极了,这家店火起来,也不是没有道理。
前几天趁着杂多好不容易出来的大太阳,藏族老乡都去了河边做水擦擦。把准备好的青稞麦,放到刻满神佛的擦擦里,再让水将青稞带走,积攒善业功德的祈福仪式就完成了。
说到祈福,师傅们去老乡家收小草的时候,正巧碰到了活佛在诵经做法会,就在旁边静心听了一会,沾一沾福气。
感恩节的时候,有好几个朋友问我要小草,师傅们就专门去老乡家挨个问。因为小草量是真的少,大部分老乡都是自己留着吃,这么小的虫草,一般不卖给珍峰。
还好师傅们在杂多呆了20年,认识的老乡也不少,“物美价廉”的小草,也有好几家藏族朋友挑出来一些。
跟藏族老乡说起感恩节的时候,就容易回想以前,老乡还特地给师傅们翻出来20年前的杂多的老照片看。
跟珍峰来了以后拍的照片相比,那时候破烂的房屋、山路都大变样了。当时的条件运不出去的虫草,现在都随时能送货上门了。
还有祖国未来的希望,小藏娃们一回家就埋头写作业,他们的压力也大得很,除了语文数学,还要多学一门藏文呢。
感恩节,回想感恩,感谢大家对珍峰的信任和支持。
珍峰,感恩有你